地方不一样订婚习俗也不一样,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风俗。最常听到的当然就是三金跟彩礼了。三金里面还包括了戒指,当然,戒指是首要的,只有戒指是结婚的象征代表。如果戒指送的好的话说不定彩礼都不用人姑娘就跟定你了,呵呵。同事就是这么做的。这小子在网上实名定制了一枚乐维斯钻戒,寓意是“以我之名,冠你指间,一生相伴,一世相随”,戒指的款式还不错,看乐维斯的评价也还好。他女朋友戴着这戒指天天在我们面前晃呀晃的,那幸福的样子看着都让人羡慕。还真让这小子拣了个大便宜。
在东北地区,定亲一定要有媒人。就算李家的小伙看上了张家的姑娘,两人你有情来我有意,两家的大人也没啥意见,但也要象征性地请本村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来给做个媒人。这就叫明媒正娶。这种媒人最好当,只是在两家之间就一些面子上不好说的话,给传传话儿。无非是什么一些彩礼钱的事情。谈到彩礼。彩礼分头茬礼和二茬礼。就是分两次把达成协议的彩礼钱拿给女方。这也不是随便的就拿过去,也要有个仪式叫过礼。过礼时,两个年轻人和双方的父母,还有三姨二姑妈等等和媒人相会在男方家里。女孩要给在座的各位敬烟,相互引荐,认识一下。过完礼之后,这准新娘就会用这笔钱给自己置办嫁妆。这以后呢,要看两个人相处得怎样,婚期定在什么时间。一般不会拖得太长时间,因为,只要不结婚,逢年过节,男方家里都要把姑娘接来过节的,这过节也不白过。男方家里的父母是要给没过门的准儿媳一笔钱。所以时间长了,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所以,一般人家都是定下来以后,一两个月,三五个月不等,就张罗迎娶了。在迎娶之前,还要有第二茬礼要过。这次就把还差的余额一次性的付清,这一次又不必非要有个仪式了。一般由媒人把钱给姑娘带过去就可以了。也有的叫“干折干卷”,也就是讲好了多少彩礼钱,一次性的付齐,没有第二次了。要是有的人家有大龄的男女青年,眼看着一年比一年年龄大了,可是婚事就是解决不了。不是高不成就是低不就,就要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零点放鞭炮的时候,要那个年轻人搬一下“荤油坛子”。东北人家都吃“荤油”,就是猪大油。这就寓意“大婚动了”,表示着这青年人来年婚事会有结果了。
北方的饭菜非常让人津津乐道,亦如北方人一样粗犷,样式可能并不十分精致,但所有菜品都是分量十足,盘子好像盆似得,一定要让来的朋友吃的好,吃的饱。这属于北方人倔强的待客之道,多少年来不曾改变,不过看似粗犷,其实这里面也有着许多讲究。
在农村老家里有这样的说法“一冷,二热,三汤,四饭”,不管是大小的宴席,基本都遵循着类似的顺序上饭菜。这也和北方独特的气候、风俗相关,通常冬天最为热闹,结婚的日子也通常挑在冬天,而冬天气候特别冷,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让客人们吃到舒心才成。
人们说的“一冷,二热,三汤,四饭”很好理解。首先上菜一定是凉菜,不用经过太多的加工,直接端到桌子上就能吃的,不用让客人等的时间太长;凉菜过后就是热菜了,热菜通常都是炒菜,因为前面有凉菜打底通常都是现炒现上;热菜上完了是汤,最后上的才是主食。
请客吃席,等每桌的客人差不多都坐好后,开始上菜。通常都是六个凉菜,六个热菜,两个汤。菜里面讲究荤素搭配,凉菜能清口,肉菜能解馋。凉菜上完,接着就是倒酒了,主家提议,大家第一杯酒会干掉,宴席正式开始。随后大家相互交谈。稍过不久热菜逐渐端上桌来,气氛愈发的热烈了。
北方宴席讲究吃菜喝酒,酒菜的分量足够,并且还有“硬菜”,仅这些东西足够人们吃,喝汤了后一丝缝隙都填满,主食的话很少有人吃了。另外在这里要澄清一点,所谓“硬菜”并不是指特别硬,也特别名贵稀少的饭菜,而是分量足的肉菜。北方最常见的就是“鸡鱼肉肘”这四大主菜。
另外在宴席上有有着诸多礼仪规矩,座次行酒分宾主,长幼有序。通常以正门或者落台的地方为基准,正对面的为上坐,通常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或主家来做。两个人的时候以左为尊。并且饭桌上的饭菜也有着许多说法,点心不上麻花,水果不上梨等等。
北方的粗犷的饮食中,也有着诸多的细节,这也表现出来北方人的热情与好客。在吃好喝好的同时,不会感觉到拘束,如同在家一样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人结婚有什么讲究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